主題 | 字音疑問 |
---|---|
發表者 | Iris 109-12-3 |
人氣 | 45 |
內容 |
楚人養狙一文中:「然則吾何假于彼而為之役乎?」中的為字解釋為被,請問其讀音為何? 教育部重編本中標示為字二聲與四聲時皆可解釋為「被」,該如呵辨別? |
回應者 | 國文科回應老師 110-1-22 |
---|---|
內容 | >> 楚人養狙一文中:「然則吾何假于彼而為之役乎?」中的為字解釋為被,請問其讀音為何? >> 教育部重編本中標示為字二聲與四聲時皆可解釋為「被」,該如呵辨別? 「然則吾何假于彼而為之役乎?」中為字讀音應為二聲ㄨㄟˊ 教育部重編本中為字當介詞時,讀音的確二聲與四聲皆有。建議可從前後文意判斷字意與讀音。 以下詳列教育部重編本之為字內容供您參考,感謝您的提問! ㄨㄟˊ [介] 被。《論語.子罕》:「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唐.杜甫〈有懷台州鄭十八司戶〉詩:「從來禦魑魅,多為才名誤。」 ㄨㄟˋ [介] 1 因,表示原因。如:「為何不去?」、「為什麼你不贊成?」《荀子.天論》:「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2 替、給。如:「為民服務」、「為國增光」。《孟子.離婁上》:「為叢敺爵者,鸇也;為湯、武敺民者,桀與紂也。」唐.杜甫〈客至〉詩:「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3 與、同。《論語.衛靈公》:「道不同不相為謀。」 4 對、向。晉.陶淵明〈桃花源記〉:「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唐.韓愈〈答李翊書〉:「不可不為生言之,生所謂立言者是也。」 5 為了,表示行動的目的。如:「為正義而戰」。唐.秦韜玉〈貧女〉詩:「最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6 被。《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呂蒙》:「師還,遂征合肥,既徹兵,為張遼等所襲,蒙與淩統以死扞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