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七:紐西蘭
壹、基本內容:紐西蘭的氣候特色、活的地形教室、毛利人、經濟活動。
貳、能力指標:
参、重點整理:
一、地理位置與地形---「活的地形教室」
1.
紐西蘭座落於南半球、澳洲東南方,為水半球中心。四周環海,位在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因此有火山地形。
【冰蝕湖】
(作者攝於紐西蘭。)
2.
紐西蘭有南島、北島之分,中隔科克海峽。南島緯度較高、地勢高,冰河地形為主,多峽灣地形;北島緯度較低、地勢低,氣候較溫暖,多火山、溫泉地形。
【冰河的前緣】
(此為福斯冰河(Fox Glacier)的前緣,作者攝於2006年10月。)
※ 因地形及位置的關係,南北島的景觀大不相同,紐西蘭因此被稱為「活的地形教室」。
二、氣候:
溫帶海洋氣候,受到西風終年吹拂,氣候濕潤,牧草豐美,放牧業發達。
三、產業:
(一)畜牧業---放牧
氣候濕潤,使得放牧業成為紐西蘭主要的產業,所出口的肉、乳佔世界大宗。農產品的輸出占其國內的出口值的50%以上。
(二)觀光業
1. 氣候溫和,地形多樣,人口不多污染少,使紐西蘭成為南半球的重要觀光地。
2.紐西蘭為高空彈跳(bungie
jump)的發源地。
四、特有生物---奇異鳥
奇異鳥(Kiwi),又稱幾維或鷸鴕,俗稱無翼鳥,是紐西蘭特有、不會飛的夜行性鳥類,色褐灰,身長約
五、原住民---毛利人
(一)毛利人(Maori)為紐西蘭的原住民
(二)該民族的生活多半融入當地社會及文化中。
(三)一般相信毛利人是源自於波里尼西亞,在歐裔執政者的懷柔政策下,現在毛利人約占紐西蘭人口總數的百分之十五,羅托魯瓦(Rotorua)是毛利人大規模集中的最大城,毛利社區及雙語學校林立,還有毛利電視節目。
肆、延伸閱讀
基督城
基督城約在150年前開始建立, 人口約33萬, 城市中到處都是規劃整齊的花園,
是有名的花園城市, 另外英國人來此, 也以「英國之外,最像英國的城市」給了基督城一個嶄新的定義. 這裡也是進入南極的人所必經的門戶. 由於當初前來建設該城地標「大教堂」的人士多是英國牛津大學的基督教會出身, 因此為這個城市被取名為“基督城”。
毛利人
紐西蘭或稱新西蘭(New Zealand)是一個年輕的移民國家,自1840年立國至今只不過百多年的歷史。她位于南緯33度至53度,介乎于赤道和南極之間﹔同時由于在經度180度國際變更線附近,故成為世界上最早迎接陽光的少數國家一。紐西蘭面積與美國的科羅拉多州相若,約二十六萬八千七百平方公里,卻有長達一萬六千多公里的海岸線。西臨波濤洶湧的塔斯曼海(Tasman Sea),東瀕風平浪靜的太平洋,全國沒有一處地方不鄰近大海,致使這片擁有“長白雲Aotearoa”雅號的綠土地,成為山青水秀的世外桃源。
【毛利人歌舞表演】 可看到他們用力拍打身體並且撐大眼睛、吐舌 (作者於2006年攝於紐西蘭。) |
根據2001年全國人口普查資料顯示,紐西蘭人口接近三百九十萬,其中歐洲移民占大多數,約占全國人口百分之七十六點七;其次是原住民毛利人(Maori),約百分之十四點一﹔亞裔移民居第三多,約百分之六點四,第四是太平洋島移民,占百分之六點二。 政府對於毛利文化十分尊重,官方語言是英語及毛利語,在威唐依條約(Treaty of Waitangi) 的保護下,對毛利人特別優待。
毛利人最早時是亞洲居民,三世紀時向南太平洋的玻里尼西亞群島遷徒。當歐洲人還在懷疑地球的彼端有沒有土地時,位於夏威夷南方的夏威基(Hawaiki)島民,已乘著木筏向南方探索,並在西元八五○年來到紐西蘭。偉大的毛利航海家庫珀(Kupe )在星辰的導引下,率領族人橫渡大洋,給這個杳無人煙的島嶼取了一個詩意的名字──長雲裊繞之島(Aotearoa)。公元1200年,毛利人已分佈在北島和南島的許多地方。他們從豐富的自然資源中獲取食物並有著簡單的貿易行為,所謂的“毛利文化”便日漸形成,並在口耳相傳的文化之下一代接一代地流傳下來。
許多考古學和歷史學家認為他們是從庫克群島和玻里尼西亞地區的來源,甚至科學家發現毛利人與臺灣原住民的脫氧核糖核酸是很接近的,在他們語言文化上也蠻相同。現在他們的人口將近三十九萬人。
當聽到一聲聲「kiaora!kiaora!」,然後以鼻子碰鼻子的方式問候對方時,沒錯,正是毛利人在向您打招呼。紐西蘭島的毛利人原住民,屬波里尼西亞的一支,臉上獨特的漩渦刺青花紋是地位象徵。紐西蘭毛利人種植的甘藷、芋頭、洋山芋、葫蘆、麵包樹、椰子樹等,都是遠從故鄉波里尼西亞帶來的,平日是靠捕魚、打獵來獲得蛋白質,他們在木雕方面具有獨特天賦,連小屋入口或柱子及身上的裝飾品、石器和武器都刻有毛利獨特的漩渦或人面花樣,毛利的紋身亦相當重要,凡居於重要地位的男子都在臉上、腿上、臀部刺上線條或漩渦狀花紋,而女人只在下巴刺上花紋。
男人是優秀的獵人,勇猛的士兵,善於以歌唱舞蹈來表達情緒,在打仗前會跳稱為「哈卡舞」的戰鬥舞,配合打擊樂器奏出壯烈戰鬥舞,舞中吐舌動作表示不屈服,現在則是表示歡迎之意。毛利人可說是天生的藝術家,木雕、音樂、舞蹈都展現出極佳的天賦。毛利文化是紐西蘭所獨有。全世界只有在紐西蘭,您才能充分感受到這個古老民族充滿活力的文化。
紐西蘭擁有特殊的地熱,毛利人的飲食文化中,利用地熱蒸氣便成為特有的烹調方式。有一種傳統食物叫「Hangi 」的石頭火鍋,先在泥窖裡放一些已烤熱的石頭,上頭放上以新鮮葉子包好的食物,再封上泥窖,利用石頭的熱氣燜烤,很類似台灣的烤地瓜,是毛利人的主食之一。
毛利人的宗教信仰觀念,接近於「萬物有靈論」。原住民原有的宗教皆根源於大地萬物神靈的說法這都是頗值得玩味的現象。毛利人的神話說『蘭奇』和『巴巴』是天(父神)和地(母神),是萬物源頭,當時天和地未分開,四下漆黑,其兒子渴望得到光明,便用力將天地推開,光明於是出現,一向藏在黑暗中的人類便被發現,原來他們也是天地所生。每當父神想念母神,便會落淚下雨。母神想念父神,所以會噴出地熱或噴泉。毛利人很尊敬一位森林之神,森林之神,又稱為莊稼之神。因為這位森林之神在天地之間種了很多的大樹,為人類爭取生存的空間。
紐西蘭毛利人種植的甘藷、芋頭、洋山芋、葫蘆、麵包樹、椰子樹等,都是遠從故鄉波里尼西亞帶來的,平日是靠捕魚、打獵來獲得蛋白質,他們在木雕方面具有獨特天賦,連小屋入口或柱子及身上的裝飾品、石器和武器都刻有毛利獨特的漩渦或人面花樣,毛利的紋身亦相當重要,凡居於重要地位的男子都在臉上、腿上、臀部刺上線條或漩渦狀花紋,而女人只在下巴刺上花紋。
參考資料:
http://www.epochtimes.com/b
http://www.shitan.net/article/sanwen055.htm。
維基百科;個人旅遊資料。
火山熔岩
火山熔岩有兩種意義:1. 地下岩漿噴出後漫流於地表者,稱為熔岩;2. 地下岩漿噴出後經過急速冷卻,固結而成的火山岩,也稱為熔岩。熔岩與原本在地表之下的岩漿不完全一樣,因為岩漿本身所有的揮發性氣體部分在噴出時已散入大氣中,而且噴出的沿途又加入或損失其他的固體成分。雖然如此,熔岩仍有助於科學家們了解地函上部及地殼深淺各部的化學成分和物理性質。若依熔岩所含的二氧化矽的份量可分為以下三種:
1. 酸性熔岩:二氧化矽含量66%以上,噴發的溫度為
2. 中性熔岩:二氧化矽含量在酸性與基性之間,其噴發的溫度、黏度均介於酸性與基性熔岩之間。
3. 基性熔岩:二氧化矽含量在52%以下,噴發的溫度大約在
此外,海底火山噴發,熔岩在海中流動,由於極急速冷卻,常形成枕頭狀團塊,大小多在
火山島
火山島是由海底火山噴發物堆積而成的。在世界海洋底部,有廣闊的平原,巨大的高山,深邃的海溝,密集的火山錐,還有中洋脊和大裂谷。海洋底部的地形,比陸地上要複雜得多。火山島按其屬性分為兩種,一種是大洋火山島,它與大陸地質構造沒有聯繫;另一種是大陸棚海域的火山島,它與大陸地質構造有聯繫,但又與大陸島不盡相同,屬大陸島嶼大洋島之間的過渡類型.火山島的形成後,經過漫長的風化剝蝕,島上岩石破碎並逐步土壤化,因而火山島上可生長多種動植物。但因成島時間、面積大小、物質組成和自然條件的差別,火山島的自然條件也不盡相同。
另外也可參考http://159.226.2.5:89/gate/big5/www.kepu.net.cn/gb/
earth/ocean/scenery/scn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