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壹:基本理念
一. 冷熱的描述 :
(一).對冷熱的感覺:
1.在日常生活中,天氣炎熱則氣溫高,天氣寒冷則溫度低,四季的冷熱變化造成氣溫高低的不同。
2.溫度是物體冷熱程度的表示,以人體來說,我們的正常體溫為攝氏37.5度,若以我們的體溫為參考點,溫度低於攝氏37.5度,我們便感覺冷,高於攝氏37.5度,我們便感覺熱,可見,冷熱的感覺只是一種相對的觀念。
(二).測量冷熱的工具:
1.然而,究竟有多熱有多冷,光靠身體的感覺並無法精確說出,因此,利用身體感官來測量物體的冷熱程度可能因人而異,不但不客觀,而且可能不夠精確。因此,便需要客觀精確的測量工具來測量溫度。
2.這些用來測量溫度的工具統稱為溫度計。
(三).溫度≠熱量
1.一般而言,物體受熱之後,溫度會上升,物體冷卻之後,溫度會下降,物體在受熱過程會吸收熱,在冷卻過程則放出熱。因此,溫度與熱似乎有著相互影響的關係存在。
2.但究竟熱是什麼?溫度等於熱嗎?事實上溫度與熱兩者代表著不同的物理量。
二.熱與能 :
(一).對「熱」探討:
1.首先我們來談談「熱」是什麼?十九世紀中葉時期,英國科學家焦耳以實驗證實「熱是一種能量」。
2.熱是因為有溫度差的存在所發生的能量流動現象。這種能量會在溫度高低不同的兩個物體間轉移,這種會因溫度高低不同而進行轉移的能量稱為熱能。
3.宇宙是由「物質」和「能」所組成,「熱」即不是物質就是屬於一種「能」的形式。
4.熱能不具有質量,也不具有體積。「熱」具有和「能」一樣的性質,亦即「熱」具有作功的本領。
(二).熱能與熱量:
1.熱能的轉移有其一定的方向,都是由溫度較高的地方傳播至溫度較低的地方,例如剛燒好的開水很燙,為避免燙傷,我們通常會加一些冷開水或是冰塊,使熱燙的開水冷卻,此時熱能的轉移便是由溫度較高的開水,轉移至溫度較低的冷水或冰身上。
2.熱能概念類似的熱量,熱量指的是熱能的多寡,是熱能的量測單位。
(三).熱量與溫度:
1.任何物體皆由微小的粒子(原子或分子)組成,粒子在物體內部都在不斷地運動,粒子運動越激烈的物體,其內部的能量越大,呈現出來的溫度也越高。
2.當熱能由高溫傳向低溫時,實際上是物體內部的能量產生移轉,高溫的物體放出熱能後,內部能量減少,會使粒子的運動減緩,溫度因此下降。
3.低溫的物體吸收熱能後,內部能量增加,會使粒子的運動加快,溫度因此上升。
4.例如:前面所說的開水加入冷水或冰塊,開水放出熱能,因此溫度下降了,熱能傳給了冷水或冰,使冷水溫度上升或冰融化,最後兩者到達同一個溫度,此溫度低於原先的開水溫度,但高於冷水或冰的溫度。
(四).熱的單位:
1.熱量有其測量的單位,
卡(cal)。1公克的純
水使其溫度上升
所需的熱量就是1卡。
2.1000卡的熱量通常稱
為1大卡(或稱為1仟
卡,Kcal)。
3.焦耳實驗:(如圖一)
利用力學能轉換為熱能
的實驗,經由水上升的
溫度可以算出吸收的熱
能,由重錘落下的高度
可算出有若干重力位能
轉換為熱,進而推知:
熱與能的關係。
4.1948年,國際度量衡大
會認為,熱既然是物體間轉移的能量,因此熱量與能量的單位應該相同,故定義: 1卡 等於 4.186焦耳。
5.例: ( )下列性質中,何者是無法測量的? 答: B 。
(A)冷熱的變化 (B)熱含量的多少 (C)熱含量的變化 (D)溫度的高低